江苏省突出重点创新举措 积极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1341 0

yhsc68

2023/7/3 9:58:22   

  江苏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决策部署,树立“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工作导向,在政策保障、体制机制、应用模式等方面积极探索,充分调动高校科技人员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不断增强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强保障,明确政策激励导向。省教育厅出台《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实施细则》,从加强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建设、强化政策激励、促进产学研深入融合等方面,引导高校制定和完善具体管理办法,进一步激发高校创新创造活力。健全绩效评价机制,将高校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创造转化情况纳入省高水平大学、优质高职院校遴选指标体系。明确将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或承担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工作情况纳入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年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鼓励高校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绩效突出人员,在晋升职称时予以支持,用好考核“指挥棒”,调动广大教师、科研人员参与产学研合作及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实施产业教授制度,选聘科技企业负责人到高校担任产业教授,引企入教、引企入研,推动高校与企业创新资源深度对接。制度实施以来,已遴选10批次、共3499人次产业教授到省内百余所高校任职,涵盖化工、信息、文化、金融、医药、农林等30余个领域,每年参与指导上万名研究生。加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研究,每年定期发布全省高校“四技”(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合同统计分析年度报告,梳理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典型案例,引导高校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搭平台,拓宽成果转化渠道。指导高校加强与地方政府、产业园区、企业等对接合作,鼓励与市县共建研究院,与高新区、开发区共建科技平台,与企业共建实验室、工程中心。有序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努力建好苏南、苏北、苏中优势互补,高校、企业、园区合作共赢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强化信息对接,组织全省90余家高校在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开设科技成果网上“店铺”,及时发布高校最新科技成果和企业技术需求。通过信息发布会、科技洽谈会、科技成果展示会等方式,加强高校与地方、行业、企业需求信息有效对接。2020年以来,每年采用“揭榜挂帅”和“网络竞拍+协议成交”等形式,举办“J—TOP创新挑战季”和“专利(成果)拍卖季”。2022年,遴选省内高校3366项专利(成果)参与“专利(成果)拍卖季”,征集550条技术解决方案参与“J—TOP创新挑战季”,促成技术交易480项、成交金额达2.07亿元。强化人才服务,按照《国家技术转移专业人员能力等级培训大纲》要求,组织开展高校技术经纪人培训班,400余人获得“国家技术转移专业人员能力等级证书”,促进技术经纪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鼓励高校选派教授、博士和硕士等,以“企业创新岗”等形式到企业服务,支持高校领军人才到企业建立工作站,高校科研人员将科技成果带入企业实施技术转移、创新创业。完善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积极引导高校与科技类企业联合建设研究生工作站,提供实习实践基地,让研究生通过参与企业研发和生产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截至目前,已认定省级研究生工作站6000余家,数万名高校导师、企业导师、研究生共同参与企业研发,进一步提升高校科研和企业发展契合度。
  促发展,推进高校协同创新。深入实施江苏高校协同创新计划,组织全省高校与国内外创新主体和创新力量加强合作,共同建设各类协同创新中心,不断完善国家、省、高校三级协同创新中心体系。截至目前,建成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5个、省部共建高校协同创新中心13个、省级高校协同创新中心76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276个。支持高校及协同创新中心面向行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科技成果工程化、产业化、市场化研究与应用。如:苏州大学与苏州市共建的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开展协同攻关,推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成果,培育纳米企业18家,服务纳米企业200余家,带动相关产业产值达200亿元;中国矿业大学老工业基地资源利用与生态修复协同创新中心将技术创新成果应用于塌陷地的修复,助力生态城市建设。引导高校加大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优化评聘、考核、薪酬和绩效奖励机制。截至目前,省财政共投入30余亿元支持协同创新中心发展。成立江苏高校协同创新联盟,推进区域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动对接实体经济,不断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质量。
  聚合力,深化政产学研合作。注重校地合作,聚焦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发展、江苏“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和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等重大项目,发挥高校示范引领作用,支持有关高校在各产业园区,采取“政府出财力出政策、高校出智力资源”的模式,共建政产学研合作平台,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校企合作,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开放学校科技资源,进一步强化产学研用合作,鼓励企业在高校建立技术中心,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平台。如,南京工业大学现有百余家企业技术中心落户,与江苏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和相关企业共同开展创业风险投资。强化校内校际合作,推动有关高校紧密围绕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不断加强优势学科建设,努力促进学科链与产业链紧密衔接。支持有关高校整合校内转移转化资源,推进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建设。实施科技成果价值增值工程、高价值专利集群培育项目,设立技术转移基金等创新举措,努力产出更多重大成果。鼓励高校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共建高端产学研平台,聚合优质资源,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成熟度高、应用程度高的成果来源,持续推动优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2022年,全省高校技术交易合同成交数近3万项,成交额达135.8亿元。
论坛帮助 会员认证 投诉建议 联系我们
浙ICP备19038669号-1 联合校园 @2024 unuid.com